方道生醫生
中風基金董事局主席 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中風主要分為缺血及出血性兩種。兩者一樣,視乎病發的位置突然影響病者的中央神經系統功能,而出血性中風患者往往會有劇烈的頭痛,如果出血量大,神智也會受影響。

最常見的出血性中風是由高血壓引起,要知道高血壓不單是數字上過高,其影響遍及全身每個系統,而動脈內壁的粥樣硬化,更破壞血管的完整性,導致腦內血腫。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較大血管壁的病變,導致蛛網膜下出血,亦即所謂血管瘤。 與前者不同,它出血其實不太多,也只是在腦的表面,但卻引發附近大血管的反應,對整個大腦的血液供應造成影響。

這兩種情況多在年紀較大的病人身上出現,但千萬不要以為年紀較輕的人就不會出現出血的可能。大概每一千個新生嬰兒,就有二至三個有顱內動靜脈血管畸形,這一團異常動靜脈血管在出生時就已經有,但沒有任何症狀,隨著病人成長而逐漸變大,直至青春期,血管承受不了成年的血壓而破裂出血。要是處於腦幹等重要位置,更可即使奪取年輕人的生命。

出血性中風的治療

腦內血腫,如果引至嚴重顱內高壓,可以致命,因此須將腦內血塊拿走,或甚至將顱蓋骨暫時取出,讓腦部得到舒緩;而血腫較小,顱壓不高的病人則只須加強護理便可。血腫會慢慢自然吸收。

如果出血來自血管瘤或動靜脈血管畸形,這些基本病因便要適當處理。病者要經過血管顯影來確立血管病變,從而使用最佳的治療方案。 血管瘤可以用傳統的顯微手術,以金屬夾把血管瘤夾好,令其不再流血。若位置難以處理,則可以考慮介入治療,以金屬線把瘤填滿或以繞流器將血管瘤從主動脈分隔,讓它慢慢栓塞。

至於動靜脈血管畸形,則視乎其大小及位置,可以選擇外科手術,介入治療及放射外科手術處理,最終目的是杜絕再流血的風險。

出血性中風的預防

既然血管壁的健康至為重要, 我們便應防範未燃, 好好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及膽固醇過高 ,吸煙的習慣也要盡量戒掉。 科技進步,身體檢查都不難查出這些尚未破裂的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發現後,應立即找專家處理。預防總勝治療,對出血性中風來說至為真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