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軒教授
香港中風基金義務秘書

香港每年平均約有三千多人死於中風,是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視乎中風的位置與嚴重性,每位患者的神經症狀均可有不同,如半身不遂,咬字不清,認知損傷等。因此,中風不單對患者造成身心創傷;對於患者親屬,亦是一個沈重的承擔。要妥善處理中風後的症狀,並有效快速地協助患者與家屬重投病前的生活,若單靠藥物或醫療程序,恐怕孤掌難鳴。有見及此,一隊高度專業的復康團隊在患者的復康之路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復康治療的著重點會按照病人的階段作出調整。在中風的亞急性期(約中風發生後一週至數月間),治療目標在於促進神經修復或重新整合;訓練日常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增加患者的獨立性,為出院作好準備。至於中風的復康期(約中風後數月),治療目標為將患者的功能發揮到最大;鞏固支援系統包括社區資源和病友互助小組;促進社區生活的融入和職業復康等,以進一步增進生活品質。

為確保患者在復康的的過程得到周全的治療,跨專業醫療團隊的合作起到了重中之重的作用。例如,根據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下中風的核心鑑定項目,患者的攝入功能(b510)可由言語治療師透過內窺鏡吞嚥檢查(FEES)及肌肉訓練等去改善(Gillen, 2015);患者的家居環境(e155)可由職業治療師進行家居改裝如拆除門檻去改善(Gillen,2015);患者的步行活動(d450)可由物理治療師透過步態評估及訓練去改善(Gillen,2015)。由此可見,每位治療師對於患者的全方位復康都有著緊密的關係。

說到跨專業醫療團隊合作的概念,設於瑪嘉烈醫院的「賽馬會腦神經綜合復康中心」,結集醫生、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及言語治療師,為患者提供一站式綜合復康治療。此概念提供平台讓醫療團隊融滙知識與經驗,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合力為病人提供適切的評估和治療方案。患者可按自身經濟能力和需要,攜帶由本港註冊西醫作出的轉介信,到政府、非政府或私營機構接受上述復康治療。復康過程需循序漸進,所以還賴患者及家人的投入與配合,包括在家中自律練習等,才能達到最大康復得益。

參考文獻 :

1.Gillen, G. (2015).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function-based approach.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