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榮志醫生
腦神經專科醫生

一般人都知道中風是發生在老人家身上的疾病,年紀越大中風的機會就越高,尤其是如果他們有血壓高、高膽固醇、糖尿病或心房顫動等。

但其實年輕人亦有可能患上中風,根據醫管局的資料,大約有5%的中風患者的病發年齡是在45歲以下。所以年輕人亦絶對不能忽視這疾病,如果發現有中風的徵狀,例如突然言語不清,半身肌肉麻痺無力等徵狀,不要以為中風不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延誤了求醫,便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當然年輕人的中風和一般的中風有所不同的。他們中風的成因是多元化的,包括:

  1. 心源性腦栓塞 (例如風濕性心臟病、心內膜炎、先天性心臟病和人工心瓣病)
  2. 頸動脈/椎動脈撕裂
  3. 血凝固疾病
  4. 偏頭痛
  5. 濫用藥物

當然隨着傳統的中風風險因素年輕化,例如吸煙 、 肥胖、三高等,其實亦有大約四份之一的年輕中風患者是因為一般的血管粥樣硬化或小血管病變而引發中風的。另外,亦有四份之一年輕中風患者即使進行了詳細的心臟、血管、血凝固等檢查,仍然是找不出原因。幸運地,文獻記載這些成因不明的年輕中風患者,復發中風的機會是相對較低的。

現在讓我們談談兩種引致年輕人中風的血管疾病:動脈撕裂(arterial dissection)及煙霧病(Moyamoya disease)

動脈撕裂是由於動脈血管內壁破損,致使血液流入動脈的內壁,引致血管收窄或閉塞,亦可以形成血栓,因而導致缺血性中風。以下的核磁共振檢測便顯示出左邊內頸動脈的血管壁有血塊積聚,引致血管嚴重收窄。部份患者在病發前會有創傷紀錄,例如:玩過山車、劇烈運動踫撞,當然亦可以只是做瑜伽、頸部推拿,甚至亦有文獻記載病人只是頭部後仰洗頭亦有機會引致頸血管撕裂,當然這是非常罕見的病例。而且有很多頸血管撕裂的患者是完全沒有任何創傷紀錄; 大約七成的患者病發是會有頭痛或頸痛,接着中風多數會在數天至兩星期內發生。所以如果病人在頭痛或頸痛後出現一些短暫及持續中風的病徵,便要盡快求醫,斷症後可能會用抗血小板或口服抗凝血藥治療,以減低中風的病情惡化或復發的機會。

煙霧病是一種有很強家族遺傳因素的腦內血管疾病,10%的患者會有直系親屬患上同一疾病,研究亦發現了一些基因和這疾病有關。

這病會出現兩邊臚內頸動脈末段慢慢地收窄,繼而會引致完全閉塞。隨着血管的逐步閉塞,令致腦部出現缺血的情況,便刺邀到臚內基地增生了一堆微細血管來增加腦部血液供應,這些微細血管在腦血管造影檢查會好像一堆煙霧,因而得了煙霧病這名稱。

隨着兩條主要供應血脈去腦部臚內頸動脈收窄、閉塞,病人會不斷出現短暫的小中風症狀,嚴重者亦會引致嚴重中風。因為腦部的血脈供應已是進入臨界點,一些刺激因素例如脫水和急速轉換姿勢已經可以引發中風的症狀,又例如小孩子持續哭泣,引致呼吸急速,腦部二氧化碳下降,導致腦血管收縮,也可以引致中風的出現。

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嚎哭後會突然出現短暫性言語不清、半身無力或神智不清,便不能掉以輕心,以為只是孩子痛哭後疲勞過度,一定要求醫作進一步檢查。

除了腦缺血的症狀外,那些微細的增生血管是十分脆弱的,可以隨時爆破引致腦出血,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診斷方面,除了臨床病徵外,要進行磁力共振腦血管造影,再配合介入性的腦血管造影去斷症。

治療方面,這些血管收窄、閉塞是無法用藥物或介入性血管支架來開通的。只可以用腦外科手術來増加腦部的血脈供應,例如醫生可以把一部份的臚下硬膜和頭部肌肉用手術放置在缺血的腦部表面上,慢慢便有新的血管形成以增加腦部的血脈供應。

正如以上所說,年輕患者的中風原因很多元化,除了動脈撕裂和煙霧病外,還有很多疾病,因篇幅所限,不能盡錄,但希望年輕讀者緊記,不要以為中風不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要時刻留意身體的變化,如發現有中風的症狀,即使是短暫的,亦不可以掉以輕心,要盡快求醫以對症下藥,當然亦要注意飲食,不要吸煙,多做運動,以減低肥胖和三高等中風因素的出現,便能夠長遠地降低中風的風險,始終中風還是預防勝於治療。

方榮志醫生
腦神經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