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dennis.wong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dennis.wong has created 76 blog entries.

出血性中風

方道生醫生 中風基金董事局主席 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中風主要分為缺血及出血性兩種。兩者一樣,視乎病發的位置突然影響病者的中央神經系統功能,而出血性中風患者往往會有劇烈的頭痛,如果出血量大,神智也會受影響。 最常見的出血性中風是由高血壓引起,要知道高血壓不單是數字上過高,其影響遍及全身每個系統,而動脈內壁的粥樣硬化,更破壞血管的完整性,導致腦內血腫。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較大血管壁的病變,導致蛛網膜下出血,亦即所謂血管瘤。 與前者不同,它出血其實不太多,也只是在腦的表面,但卻引發附近大血管的反應,對整個大腦的血液供應造成影響。 這兩種情況多在年紀較大的病人身上出現,但千萬不要以為年紀較輕的人就不會出現出血的可能。大概每一千個新生嬰兒,就有二至三個有顱內動靜脈血管畸形,這一團異常動靜脈血管在出生時就已經有,但沒有任何症狀,隨著病人成長而逐漸變大,直至青春期,血管承受不了成年的血壓而破裂出血。要是處於腦幹等重要位置,更可即使奪取年輕人的生命。 出血性中風的治療 [...]

2022-10-19T11:27:11+08:00

淺談中風

方道生醫生 中風基金董事局主席 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中風因腦血管病變而起。血管的功用是輸送血液,供應氧氣。人腦是身體最重要器官。重量是大概體重的百分之二,但卻消耗百分之二十的氧氣,其重要可見一斑。血管壁出現病變可導致閉塞,做成『缺血性中風』,又或血管壁破裂,引致『出血性中風』,兩者都會破壞腦袋,造成中央神經系統障礙。 病變可以是先天或後天引發,要是先天的話,病發者便可能非常年青。這多以先天性血管畸形為多。腦神經系統成形之初,血管本是整齊有序,但因基因的變異,本來簡單動靜脈及微絲血管組合,變成多條動脈血管直接引入一條或多條靜脈,靜脈的血壓異常增高,孩提時期,還可承受,但隨著年長,畸形血管隨著長大,血管內的血壓跟著提升,一旦血管破裂,便成為一種『出血性中風』。病者因此較多為十來廿歲的年青人。 中風如一切後天有關的疾病一樣,預防勝於治療。血管壁的健康與否和我們後天起居飲食習慣關係切密,進食過量脂肪會提高膽固醇,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粥樣化嚴重的,可把血管完全拴塞,輕者粥樣化斑塊亦可脫落被沖向下游拴塞較細動脈。這都是常見的中風成因。不得不提,抽煙及酗酒是重要導致中風的壞習慣。想減少中風機會,首要就是戒掉這些高危生活習慣。若果有其他長期病患,如糖尿病及高血壓病者,應適切治療,以防導致中風併發症。 預防重要,但未必完全。中風來襲,我們如何面對?『缺血性中風』往往會有先兆,所謂『談笑用兵』, 『談』 - 感覺談話有困難,詞不達意,往往病者自己並非首先察覺,而是親人或伴侶。 『笑』 - 咀角不對稱,微笑時更為明顯。 [...]

2022-10-19T03:13:39+08:00

雜談中風

吳炳榮醫生 香港中風基金會執行委員會 我們的大腦控制著身體的各樣活動和思想,中風所引致的徵狀便會因中風所影響的部位而出現千變萬化的情況。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些比較少見的徵狀。 一)中風與睡眠 睡眠佔去我們生命中三份一的時間。一方面,一些睡眠的疾病,如睡眠窒息症等,會增加中風的危險;另一方面,中風也會影響睡眠的質素。若果中風波及丘腦內側,病人便會長時間昏睡和困倦,並無偏癱的現象。若沒有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的幫助,就可能錯失正確診斷的機會。相反,如腦橋或中腦背部受病,卻可以令病人出現失眠的情況。當然,很多中風病人都會受情緒困擾,出現憂慮或抑鬱,而影響睡眠質素甚至失眠,減低康復的進度。因此中風病人必須接受家人朋友的鼓勵,開放懷抱,以加強復康治療的進步。 二) 腦幹的中風 腦幹是一個密集的神經系統,所有肢體的感覺和運動功能,都透過這裡跟大腦聯繫。它也是其中十對腦神經線 (我們共有十二對腦神經線)的發源地,並負責著清醒意識、呼吸、心跳和體溫調節等重要的功能。腦幹的血液供應由後腦循環系統負責,一些頸部的創傷可導致椎基底動脈撕裂而引起血管栓塞。 [...]

2022-10-19T03:13:59+08:00

認識腦動脈瘤

霍偉明醫生 中風基金執行委員會秘書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你的腦中也有不定時的炸彈嗎?48歲的徐陳先生突然出現劇烈的頭暈、頭痛,緊急送往醫院後,才發現腦中竟然長期潛藏著一顆動脈瘤,當天突然爆裂後造成顱內大量出血,整個蜘蛛膜下腔竟完全被血液充滿,命在旦夕,所幸經醫院醫療團隊緊急救治,並透過微導管手術施以治療、將動脈瘤用白金線填補起來後,患者才撿回一命,幸運的沒留下任何後遺症。 腦動脈瘤並不是腫瘤,它只是因為動脈血管壁有缺陷變薄而凸出,形成像一小瘤樣,就稱為動脈瘤。腦血管動脈瘤容易發生於血管分叉處,成因是動脈血流不斷衝擊分叉處的血管壁,造成其管壁內之彈性膜的破壞,管壁變薄後形成動脈瘤。當病患血壓過高時,可能造成動脈瘤破裂與腦出血(圖一)。 圖一 腦動脈瘤是一種極具危險性的疾病。在平常時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它可是一顆在腦部的不定時炸彈,如果破裂會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並有致命的威脅。腦動脈瘤它並不是腦癌,但它卻同樣是非常難應付的,腦動脈瘤跟一般腦瘤不同的地方是,腦動脈瘤本身並不是屬於細胞異常增生,因此並沒有所謂良性或者是惡性的區分;如果要更嚴格的來說,腦動脈瘤根本就不是腦瘤,它只是一個生長在血管分叉處的囊泡狀物體而已。 腦動脈瘤的發生率,根據統計為每年每十萬人口中約有十人左右,其中的20% 在被送達醫院前已死亡;而在到院的病人中,亦有約三成左右會因蜘蛛膜下腔出血或其他併發症而死亡,即使在第一次出血獲得控制,但後續沒有進行徹底治療的 [...]

2022-10-19T03:09:37+08:00

中風高危因素淺談

霍偉明醫生 中風基金執行委員會秘書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每年冬季臨近聖誕節及農曆新年,公立醫院的中風病房都會比較繁忙。似乎寒冷天氣會加大中風危險。最近於一個國際醫學會議內一群耶魯大學的學者報告這個現象。於美國當地,每逢嚴寒天氣,日夜溫差擴大或濕度高的日子,中風入院的人數都會較多。中風患者的死亡率亦相對提高。大約溫度每降低攝氐3度,中風入院人數上升2至5個百分率,死亡率則上升三個百分率。事實上,在冬天的日子,我們在香港入院中風病人亦確實較多及較嚴重。可能的原因包括寒冷天氣引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或對血液內脂肪量的影響。無論如何,寒冷天氣對身體機能是一個挑戰。所以冬天時穿着適當保暖衣物和保持室內溫度合宜或許對預防中風有一定的幫助。 天氣為大自然現象,人力未必可改變。但是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一些疾病和生活習慣特別容易導致中風。而這些是可用藥物治療或從改變生活習慣去降低個人的中風危險。首要危險生活習慣就是吸煙。吸煙增加中風風險約一倍。戒除此不良習慣後,首年中風風險下降百分之50。持續戒煙五年後,風險上降100巴仙。每日30分鐘或每星期三點五至五小時的中度運動如步行,網球可降低中風風險20個百分比。肥胖身裁亦提高中風機會一點四倍。 致於長期病患當中,高血壓影響至為嚴重,提高中風機會八倍。高血壓患者透過生活習慣改善(如低鹽食物攝取量和運動)及藥物治療後,危險度下降三成。從過去大形醫學研究中發現,只要讓血壓降低上壓9度,下壓5度至理想水平,中風機會下降接近50巴仙。心房顫動(心律不正的其中一類)及糖尿病同樣提高中風風險三倍。現時有多類較新型藥物去預防因心房顫動引致的中風。這些新型藥物(俗稱薄血藥)比傳統薄血藥「華法林」更方便,有效及較少副作用。中風風險下降6成。高胆固醇雖然只提高中風風險一倍半,但控制其於理想水平亦可降低兩成風險。 總括而言,預防中風需要從多方面着手,健康生活習慣的培養及長期「都市病」的檢測和治療同樣重要。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血壓度數如何,你應該儘快找家庭醫生跟進。預防總勝於治療。 [...]

2022-10-18T15:15:06+08:00
Go to Top